圣经及翻译的历史背景

二月 14, 2019

1、 圣经

圣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畅销书。它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世界上没有一本像它一样受到亿万人的热爱,也没有一本书像它一样受到最为严厉的批判和诋毁。公元三○三年,罗马皇帝 戴克里先(Diocletian)发动了一场毁灭圣经的运动,将一切搜出的圣经焚灭,并且立了石碑,宣告圣经已被消灭。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两百年前宣称,“百年之后,圣经必将存放于博物馆里。”

然而,时至今日,圣经仍然是发行最多,流通最广的书。它是历经一千五百多年时间,由四十余位不同时代背景的作者,受同一位活神的灵感动,用人的文字所写出来的神的话。


2、 圣经翻译简介

圣经的翻译工作开始于公元前二百五十年。一群犹太学者将旧约(希伯来文)圣经翻译为当时通用的希腊文。从那时起,新旧约圣经就被翻译成上千种语文。根据最新的统计,圣经已经翻译成约三百九十二种最常用的语文,如将地区性的方言包括在内,就达一千七百多种之多。目前正在进行翻译的语言总数亦有一千五百多种。在二○○○年,全世界圣经销售量达六亿多本。

英文圣经的翻译是由英国人廷代尔(William Tyndale,1484-1536 )开始,但他翻完新约后不久,于1536年被控为异端,并在同年十月被处绞刑,焚于柱上。此后,英王詹姆士一世(King James I of England)下旨翻译,以代替民间使用的各种译本,于1611年出版了英文钦定本圣经(King James Version)。而英文钦定本的翻译所使用的范本就是廷代尔的译本,他也因此被尊为英文圣经之父。英文钦定本起初曾遭到激烈反对,但至终成为英语世界通用的译本,至今仍广为流传。

在华语世界,随着福音于十八世纪传入中国,圣经便开始被翻译成中文。到二十世纪末至少有14种版本的中文全译本 。其中最为通行的版本,是在一九一九年出版的国语和合本。


3、 重译中文圣经的必要
现在通行的中文《圣经和合本》出版于1919年,虽然语体节奏流畅优美,仍因以下几点时代性的原因,需要加以重译:

第1, 因着不少具参考价值之圣经古抄本相继被发现,并经许多学者鉴定订正,我们现有的圣经原文版本,较以往所有的原文版本更为精确可靠;

第2, 由于语文不断改变,旧译文所用一些当时的名词,用语,已不适用于今日,所以有必要改进译文;

第3, 因着主历代恢复的工作,我们对于圣经真理的认识比前人所看见的更为清楚透彻;

第4, 由于圣经古卷之发现,考古学对古代以色列及近东古代社会文化之了解,都有助于对圣经写作当时的用语,生活,习惯多有了解,从而对圣经原文之确定意义有新的认知与发现。

因着这些原因,许多圣经学者觉得有重译中文圣经的必要,而《圣经恢复本》就是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下产生的。

No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