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合一”到“神人合一”

27b1f4d76198f366a2e198ece984618a (1)

从“天人合一”到“神人合一”

引 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与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古人不仅以此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甚至以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与崇高境界。本文试图从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阐述其来源、天与人的定义,并“天人合一”的知易行难,进而阐明圣经中所启示的“神”与“人”,以及基督信仰中“神人合一”的经纶与实现。

壹 中国历代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 殷商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著名的甲骨文即盛行于此时期。《尚书·洪范篇》乃是商代贵族总结其掌权经验与统治大法之原始文献;从中我们看见:殷人凡事都以占卜预决吉凶的事实。在国君、卿士、庶人、卜、筮等五个因素中,卜、筮的结果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因此,《礼记·表记》说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把有意志、有位格的神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神问卜,以测吉凶祸福。所以,殷商时期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在殷人的神人关系系统中,神是至高无上的,是至尊至大的,一切都要听命于神的安排。

二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周灭殷商之后,一面承继了殷商的原始神人关系,一面又发展适合自身统治的神人关系。周人心目中的神具有一种公道、公义、明是非、分善恶的品格,从而产生了一套划时代的思想转折,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祈天永命”和“以德配天”的思想—在神人关系中,“德”成了神与人联结的中枢要扭,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敬德保民”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把“敬德”与“保民”紧密相联,是为了稳固其统治大业,结果是神的地位被拉低,而人的地位被抬高。

创制“周礼”—一套完整的礼仪准则,兼具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之双重作用。
“唯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的思想—表明周初思想家已开始探讨人的来源、人的本性等问题,乃为孟子、荀子之人性善恶论发展的基础。

人的德性自我修养学说—为儒家的人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系列思想的萌芽,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开始与道德、礼教、修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确立君权统治,甚至是为“君权神授说”开道、铺路。

三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

大体上,天人的关系已不是有意志、神格之神与人的关系;“天”开始从超然的神格地位,下降到人生活的现实世界。这种贬天命、重人观的转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则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

儒家所讲的“天”,乃是延续西周时期的“天”—具有道德、修养的属性﹔换言之,儒家的“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道德、义理的合一。以孟子为代表人物,他认为天人之间有两层关系:1、天是决定一切之不可抗拒的力量,必须顺命地接受;2、天是仁、义、理、智、信等人之道德的本源,是道德、威信最终的依据。

道家所讲的“天”,乃是指整个大自然及其一切自然的现象,并不具有道德含义、属性﹔换言之,道家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大自然的规律合一。以庄子为代表人物,他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四 自汉及其以后时期(公元前453年-现今)

从汉至宋以来,因着社会制度的变迁、自然科学的发展等原因,各时期、各派别关于“天人合一”的具体内涵、定义,各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说,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也比较复杂,就不予以细述。明清之际,“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式微、衰落。

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与现实

一 三重的“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是一个内涵极为广阔、定义极为混杂的辞汇。就着“天人合一”而言,我们从中国历代传统的思想中,可以归纳出三重的内涵与定义:

1 表征有神格、至高无上权柄的“天”

此乃“主宰之天”—在周代,至高之神的称谓由“帝”与“天”混用,逐渐变为独用“天”。在周代钟鼎铭文中,频繁出现“天”字。“天”成为创造生命、万物,并福佑人间的有位格的神,也就是神自己。如:“唯天阴骘下民”,“天乃佑命成汤”,“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等。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天的理解再没有高过这时期了。

“主宰之天”意指创造天地、宇宙、万有的创造者,也是高高在上、供人膜拜、不可亲近的主宰者。人对主宰之天,是持着尊敬、畏惧、威摄、敬拜、高不可攀之心;人之于主宰之天,就如蝼蚁之于巨人。

2 表征最高道德、义理的“天”

此乃“德义之天”—人借着对创造者、主宰者之属性、法则的揣摩与臆测,制定一套最高的法理与道德规范,而称之为“天”,并不具有位格;人对它也无敬拜之心意。由此可见,人对“天”的尊高神格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无位格之死的仪文、规条、字句、道理。

3 表征大自然、物质的“天”

此乃“自然之天”—意指创造者所创造的宇宙、苍穹、天地,并其所主宰自然界一切自然现象的总和。

二 “人”的四论述

《易经》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这说明人的地位与天地并重。天有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之道曰阴阳,地之道曰柔刚,人之道曰仁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人性的探讨则有四种论述:

1 性善论

此论述之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孟子。在他所创建的儒家哲学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中,他认为人与生具有“善端”的天赋,具有一种道德观念、明辨是非的本能,这是人之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如《孟子·告子上》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如《孟子·公孙丑章句》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曰:“人之初,性本善。”

2 性恶论

此论述之代表人物是战国中后期的荀子。他认为人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这是性中自有,这就构成了人的性恶,而后天教育可以令人由恶变善。如《荀子·性恶篇》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的两个著名门生李斯、韩非,是性恶论的坚信者。尤其韩非,更是强力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治国。

3 无善无恶论

此论述之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告子。他认为人之初始,人心是空如白纸,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造成的,尤其是教育的因素。如在《孟子·告子上》中,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4 有善有恶论

此论述之代表人物是战国初期的世硕。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善”和“恶”两种不同的天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就有、与生俱来的,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恶性不断增长。

后世赞同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杨雄、王充与唐代的韩愈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附注:其实这四种论述既不准确也不完善,固然人性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似乎有善有恶论较为贴切,然而这只是二度空间、平面的思维与论述,其实人尚有第三度空间的讲究。关于这一点,请看下文分晓。

三 “天人合一”知易行难

“天人合一”乃是古人对造物主最高权威的渴望,也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然而,我们从上述的三重“天”与“人”的四论述可以得知,历代思想家臆想出人生理想意境可谓容易,若要真正实现出来谈何容易!确实有其不能行的主、客观因素。譬如,人自身的善恶问题都解决不了,更遑论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身陷善恶纠缠的人,就像匍匐地上的爬物,如之何能登天呢?所谓“画饼充饥”容易,但得“充饥之饼”则难如登天。

尽管各种礼教、行善、修行、禁欲、苦待己身、念经、拜佛等招数、法宝纷纷出笼,为要叫人可以“登天”,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甚至人不断地贬抑、降低“天”(后人有将“天”定义为“气”者),也不断地提升、吹捧“人”(宋朝思想家竟口出狂言:“人定胜天”),而凭己意创立、定义各种“天人合一说”,以期拉近天、人之间的差距与鸿沟。其实“天”在无垠的天际高处,如此浩瀚、广大、深奥,任凭人如何想方设法从地往上“攀爬”,也总是难以够着;除非从“天”降下一个梯子,人才有可能攀登上去。

叁 圣经中所启示的“神”

一 神向人启示祂自己

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至十七节说,“圣经都是神的呼出,对于教训、督责、改正、在义上的教导,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备,为着各样的善工,装备齐全。”圣经是神的呼出,也就是神的说话;圣经里的话就是神向人启示的话。所以,圣经中的信仰,乃是出自神之启示的信仰,而非人所编造、自创、杜撰的神与信仰。兹列举如下:

创世记一章一节说,“起初神创造诸天与地。”以赛亚书四十四章二十四节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造作万物的耶和华,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那时谁与我同在呢?)”

出埃及记三章十四节说,“神对摩西说,我是那我是……”神圣的名称“我是”,指神是自有永有的,也是昔是、今是、以后永是的(启四8);作为“我是”,祂是包罗万有的,也是一切正面事物的实际。

以赛亚书四十五章五至七节说,“我是耶和华,再没有别神;除了我以外没有神;……我是那形成光,又创造暗,造作平安,……我是那造作这一切的耶和华。”二十一至二十四节说,“……我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没有神。地极的人都当转向我,就必得救,……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凭我起誓。人必论到我说,公义和能力唯独在于耶和华……”

历代志上二十九章十至十二节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们的父,你是当受颂赞的,从亘古直到永远。耶和华啊,尊大、能力、荣美、胜利、威严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上的都是你的;国度也是你的,并且你被高举,为万有之首。丰富尊荣都从你而来,你也治理万有。在你手里有能力和权能,使人尊大强盛都出于你。”

约翰一书一章五节说,“神就是光,在祂里面毫无黑暗。”四章七至八节说,“……爱是出于神的;……因为神就是爱。”启示录四章八节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是今是以后永是的全能者。”耶利米书二十三章六节说,“在祂的日子,……人要称呼祂的名为,耶和华我们的义。”

以西结书七章五至九节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结局来到了!……我要按你的行径审判你,照你一切可憎的事报应你。……你就知道击打你的是我耶和华。”十二章二十八节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话没有一句再耽延的,我所说的话必定成就……”

提摩太前书一章十七节说,“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永世的君王,就是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六章十五至十六节说,“……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不能靠近的光中,是人未曾看见,也不能看见的,……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与祂。阿们。”

结论:神乃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管理者,是独一的,是宇宙存在的第一因,是自有永有、永远长存的一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一位;祂是爱、光、圣、义的神。

二 人对神的认识是出于神的启示

以上这些话,若不是出于独一之神的口,谁可以讲出这样的话?若不是出于神的启示,人如何正确地完全认识神?但以理书二章二十至二十二节说,“……从亘古直到永远,神的名是当受颂赞的,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祂。……祂启示深奥隐秘的事,知道暗中所含的,光也与祂同居。”二十八节说,“只有一位在天上的神,能启示奥秘的事,祂已将末后日子必发生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乃当今世上两大民族,既有渊源流长、辉煌可夸的历史,也有博大精深、绵延几千年的文化。而其最大的差异是,犹太民族因着神的拣选与呼召,就有神的显现和说话,有神的应许和祝福;神应许犹太民族的先祖亚伯拉罕:“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二二18),所以救恩是从他们而出,并临及了世人。

然而中华民族,虽与犹太民族同源,但因着没有神的显现和说话,对神的认识就只能凭着神所创造、赋予的天性与本能来臆测、揣摩、推断,就如瞎子摸象、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但如此,古时大多思想家的论述并非秉持真理,更多时候是为了助其君王建立君权,乃高举帝王、削弱神权,甚至无神论当道,人不认识神、弃绝神、抵挡神、亵渎神,完全落在黑暗里。

换言之,我们从神在圣经中向人的启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重“天”—主宰之天、德义之天、自然之天,三者的交汇乃是神自己。无庸置疑的,主宰之天是指神的神格,德义之天是指神的属性(最显着的是爱、光、圣、义),自然之天是指神的大能(罗马书一章二十节说,“自从创造世界以来,神那看不见永远的大能,和神性的特征,是人所洞见的,乃是借着受造之物,给人晓得的,叫人无法推诿”),三者都与神本身有关。所以,“天人合一”的理想,更具体来说,其实就是“神人合一”的实现。

肆 圣经中所启示的“人”

在圣经中,人的生命是最高的受造生命;人是神创造的中心,为要完成神永远的定旨与计划。我们是当事者,更要好好地探讨,以完全认识人的来源、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永远的归宿。

一 人的被造及目的

1 有神的形像和样式,以彰显神并代表神

创世记一章二十六至二十七节说,“神说,我们要按着我们的形像,照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爬物。神就按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人,乃是按着神的形像创造他;创造他们有男有女。”人是照着神的形像和样式造的,目的是要彰显神、代表神管理全地。神的形像是指神里面所是的彰显;神里面的所是,就是神之属性内里的素质,也就是爱(约壹四8)、光(约壹一5)、圣(启四8)、义(耶二三6)。这就是为什么人有追求爱、光、圣、义的渴望与倾向,也有臆测、揣摩神之属性的能力,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和样式造的,有追寻神、爱慕神、向往神、敬拜神的天性与本能。

2 有灵,以接触神

撒迦利亚书十二章一节说,“……铺张诸天、建立地基、造人里面之灵的耶和华说。”创世记二章四至七节说,“……在耶和华神造地造天的日子……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塑造人,将生命之气吹在他鼻孔里,人就成了活的魂。”这两节经文给我们看见:一、人有灵,并且人的灵与天地并列、与天地同重,使人高过一切造物;难怪古人云:“唯天地,万物父母;唯人,万物之灵。”二、神用地上的尘土塑造人外面看得见的身体(科学家研究人体的化学成分,其实是泥土的成分;而古谚云:入土为安),然后神把祂的生命之气吹入人里面,就成了人的灵(所以,人的灵是接触神、敬拜神、与神交流的器官),最后人的灵与人的体相结合,就产生了人的魂(就是人的位格,由心思、情感、意志所组成,所以人有思考、明辨、爱、乐、决择等本能)。换言之,人有灵、魂、体三部分,可谓之为三度空间。

3 有追求“永远”之渴望,以寻求神

传道书三章十一节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虽是这样,人并不能参透神从始至终的作为。”神按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人,并在人里面造了灵,使人能接受祂并盛装祂。此外,神将“永远”(就是对永远之事的渴望)安置在人的心里,使人寻求神这位永远者。因此,短暂的事物绝不能满足人;唯有永远的神,才能满足人内心深处要有目的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人有寻求神、寻求人生目的、寻求真理的渴望。

4 要吃“生命树”,借着“吃”,达到“神人合一”

创世记二章八至九节说,“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栽植了一个园子,把所塑造的人安放在那里……园子当中有生命树,还有善恶知识树。”十六至十七节说,“耶和华神吩咐那人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前面我们提到,神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彰显祂的属性,也要人代表祂管理一切。神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这几节圣经给了我们一个解答:就是人必须吃生命树的果子。

吃生命树的果子,表征神要人以食物的方式来接受祂作生命;神要人借着生机地吃祂,并新陈代谢地吸收祂,使祂的生命与性情能够构建到人里面,就像人吃物质的食物一样,你所吃的就成为你身体成长与健康的营养。这就是圣经中“神人合一”的路—借着用灵来“吃、喝、吸取”神而与神合一;就如约翰福音六章五十六节所说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他里面。”换言之,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要人借由吃“生命树”而与祂合一。

二 人受诱骗而堕落

前面我们提到,神把人安放在伊甸园里,园子当中有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然后神吩附人:“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二16下~17)吃生命树的果子,象征人接受神的生命作生命,叫人的生命更丰盛;吃善恶知识树的果子,象征人接受撒但死亡的毒素,结果就是死。这里的死,不是指人肉身身体的死,而是指人的灵必定死,就是人的灵要失去功用,叫人不能接触神、不能与神交流、不能与神合一,从此人与神隔绝、与神无分无关。

这是悠关人生死存亡、非同小可的事,所以神给人一个禁令作警告。遗憾的是,人没有听从神警告的禁令,却接受蛇(撒但化身)的试诱与提议,吃了善恶知识树的果子,结果人的灵死了(弗二1),与神的生命隔绝了(弗四18),而人的心思、情感、意志也因着撒但邪恶的意念、感觉和意愿的注入,人的魂被污染、败坏了,罪、死、魔都进到人里面了(罗五12)。这是人第一次堕落的可怕结果。

结论:就着神的创造来说,人有神的形像,其本性乃是善的;就着人的堕落来说,人有撒但的性情,其本性乃是恶的。人堕落、败坏的结果:人的灵死了,人的心刚硬、心思充满虚妄、悟性变为昏暗、良心的感觉丧尽,以致人的身体贪行种种的污秽、恶事(弗四17~19);而神完整的救恩,首先是重生人的灵,然后在人身上开始一个一生之久的变化过程,就是将祂自己作为生命,逐渐从人的灵里扩展到人魂里的各部分,使人的心思、情感、意志都与神成为一,并且赐生命给人必死的身体,使人的灵、魂、体三部分都被神的生命充满并浸透,而完全与神合一,以达到神造人的目的—彰显神并代表神。

伍 圣经中所启示达到“神人合一”之“天梯”

人堕落、败坏之后,神如何收拾残局,如何把人从堕落、败坏、罪和死的光景里救出来、赎出来,好叫祂在人身上的初衷、目的与经纶—“神人合一”,仍然能够实现、达成呢?

一 女人的后裔—神而人者

人堕落、败坏之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害怕见神的面,就躲藏起来;神却来寻找、呼唤人,然后审判诱骗人触犯禁令的蛇,并且对蛇说,“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创三15)。这就是神救恩的应许与预言。“女人的后裔”要来解决人堕落、败坏的问题,要把人从堕落、败坏、罪和死的光景里拯救出来,要达成神造人的目的;祂是神为堕落、败坏了的人所预备的救主,要来伤蛇的头,并要把人带进“神人合一”的实现里。

人第一次堕落、败坏,是发生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到了公元前第八世纪,神又向人重申救恩的应许与预言:以赛亚书七章十四节说,“……看哪,必有童女怀孕生子,她要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换言之,“女人的后裔”就是“童女怀孕生子”,而“以马内利”的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太一23)。这再次给我们看见,神的心意和愿望就是要和人在一起,要与人合而为一。

然后到了公元第一世纪,神应验了祂的应许与预言:马太福音一章十八至二十一节说,“耶稣基督的由来,乃是这样:……马利亚就被看出怀了孕,就是她从圣灵所怀的,……给祂起名叫耶稣,因祂要亲自将祂的百姓从他们的罪里救出来。”耶稣的出生与一般世人的出生完全不同:一般世人是借由男人成孕,由女人所生;而耶稣是借由圣灵成孕,由童女所生。因此,祂是神成为人,是神而人者。祂借着死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来二14),就完全应验了神对蛇的审判:“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

这里给我们看见,从人第一次堕落到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前后历经四千多年,然而神记载在圣经里的话和祂的计划、旨意,自始至终都是一致的。
二 宇宙中第一位“神人合一”

“耶稣”是希腊文,意思是“耶和华救主”或“耶和华救恩”;所以,耶稣不仅是人,也是耶和华(神),且是耶和华成了人的救主、救恩;不仅如此,更是神亲自来成为人,来与人同在,来住在人中间。正如约翰福音一章一至十四节说,“太初有话,话与神同在,话就是神……话成了肉体,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实际。我们也见过祂的荣耀,正是从父而来独生子的荣耀。”耶稣是神成了肉体,是神而人者,兼有神性和人性。换言之,耶稣就是宇宙中第一位“神人合一”。

耶稣不仅是宇宙中第一位“神人合一”,并且祂这位“神人合一”要成为一个桥梁,叫千千万万的人也都成为“神人合一”。创世记二十八章十二至十三节说,雅各“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顶通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说,我是耶和华……”雅各是犹太民族的先祖,他梦见一个梯子,一端立在地上,另一端通着天,耶和华站在梯子顶端,而神的使者就在梯子上,上去下来。换言之,这个梯子就是把天带到地、把地联于天的天梯;天和地借着梯子相连、相通了。

过了几千年之后,这天梯的预表应验在主耶稣身上。约翰福音一章五十一节说,耶稣“又对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我们对比这两处经文,前一处是说“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后一处是说“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很显然的,“梯子”就是“人子”,“人子”就是“梯子”。而“人子”是耶稣的自称;所以,耶稣就是把天带到地、把地联于天的天梯。

主耶稣是如何把天带到地、把地联于天呢?也就是说,祂是如何把神带到人里面、把人带到神里面呢?

三 包罗万有的死与生命的复活

希伯来书二章十四节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有分于血肉之体,为要借着死,废除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这就是祂解决人堕落、败坏的问题,把人从罪和死拯救出来的第一步—借着成为血肉之体,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废除那掌死权的魔鬼(撒但),就是废除那在人肉体里面的魔鬼。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三至四节说,“我从前所领受又传与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使徒行传二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说,“祂既按着神的定议先见被交给人,……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除,叫祂复活了,因为祂不能被死拘禁。”三十一至三十六节说,“……祂不被撇在阴间,祂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位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 所以,耶稣成了“主耶稣”。而“基督”即希伯来文的“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祂为神所膏,要完成神永远的计划和神圣的经纶。

第二步就是从死里复活,成了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祂的死是包罗万有的死,除掉罪,除掉罪的源头—魔鬼撒但,解决一切消极的问题,把人带回到神原初创造的情形里;祂的复活是分赐生命的复活,把神的生命分赐到人里面,把人死了的灵重新点活过来、激活起来,叫人的灵恢复原初的功用,叫人可以在灵里接触神、接受神、吸取神,与神合而为一,进而成为神的彰显和代表。

约翰福音十二章二十四节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主耶稣就是那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换言之,祂就是第一个“神人合一”,祂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的“神人合一”。这就是神原初造人的目的,要产生许多的“神人合一”,作祂团体的彰显和代表。

陆 圣经中所启示“神人合一”的路

约翰福音十四章六节说,“耶稣说,我就是道路、实际、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主耶稣是把人带到神里面的唯一凭借。使徒行传四章十二节说,“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这再次印证:主耶稣就是那独一的救主、唯一的天梯—把天带到地、把地联于天;并且神已经作成了一切,已经为我们把主耶稣这独一无二的天梯立在那里了。

现在问题是,我们怎么和主耶稣这天梯发生关系?怎么和主耶稣这位救主联合呢?

哥林多前书六章十七节说,“但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我们与主成为一灵,就是与主这天梯联合!一面,主耶稣经过死与复活之后,成了赐生命的灵—“主就是那灵”(林后三17);一面,人有灵。人只要把“是灵的主耶稣”接受到灵里,二灵成为一灵,人就与主耶稣这天梯联合了。正如约翰福音十四章二十节说,“到那日,你们就知道……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这种彼此互相内在,内里、紧密联结、合并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合一。

一 呼求主耶稣的名

我们怎么把“是灵的主耶稣”接受到我们的灵里呢?罗马书十章八至十节说,“……‘这话与你相近,就在你口里,也在你心里’……就是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人中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信,就得着义;口里承认,就得救。”心里信入主,就是接受主耶稣为你作成的一切事;口里承认主耶稣,就是从深处、用灵呼求主耶稣的名:“哦,主耶稣!哦,主耶稣!哦,主耶稣!哦,主耶稣!哦,主耶稣!哦,主耶稣!哦,主耶稣……”你越多呼求主耶稣的名,就越多呼吸、吸入“是灵的主耶稣”,也就越多得着神自己进到你的灵里面。

二 信而受浸

罗马书六章三至五节说,“岂不知我们这浸入基督耶稣的人,是浸入祂的死么……我们若在祂死的样式里与祂联合生长,也必要在祂复活的样式里与祂联合生长。”我们如何浸入基督耶稣里,而与祂联合呢?乃是借着信而受浸。

“信”是接受,不仅为着罪得赦免,也是为着重生,得着神的生命,生机地与神联结,成为神的儿女。“受浸”是确认,一面是了结旧造,另一面是成为神的新造。信是信入基督(约三16),浸是浸入基督(加三27);借着信和浸,我们进入基督,因而穿上了基督,与神联合为一。

使徒行传八章三十五至三十八节说,“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向他传耶稣为福音。二人正沿路走的时候,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浸有什么妨碍?腓利对他说,你若是全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于是吩咐车停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浸。”这是圣经中受浸的事例。

三 吃喝享受主,并因主而活

人信而受浸之后,还需要一生之久地吃主、喝主、享受主。吃就是把食物接受到人里面,并生机地吸收到人的体内。所以,吃主耶稣就是将祂接受到我们灵里面,成为我们的生命和生命的供应;然后我们要凭着所接受的主耶稣而活,就是活出主耶稣的生命和性情。就如约翰福音六章五十四至五十七节所说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远的生命,……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他里面。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活着。”唯有借着吃主、喝主、享受主,才能够因主而活,也才能够活出主的生命和性情来。

主耶稣是一位神而人者,爱、光、圣、义是祂的神圣属性,而公义、温柔、怜悯、纯洁、和平……是祂的人性美德 ;祂在地上所过的生活,乃是超凡的爱、极广的宽恕、无上的信实、尽致的卑微、绝顶的纯洁、至圣至义、光明正大。今天,我们吃喝享受主的人,就是与主有了生命上的联结、有了性情上的调和、有了人位上的合并,也就是与神完全合一了;而我们所过的生活,乃是满了爱、喜乐、和平、恒忍、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卑微、纯洁、光明、公义的生活。这样的人,乃是一个与神合一、与人和睦、与大自然和谐的人,也是一个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人群和谐的人。

后 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不管是哪一种“天人合一”,最多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并无法真正实现。一、所有的“天人合一”只是“假借的神”和人有一个外在、表面、暇想的合一(只是一种意境、想像和愿望上的合一,并非实质、生命、真实上的合一);“神人合一”却是“神自己”和人有一个内在、生命、真实的合一。二、所有的“天人合一”都是人借着自己的努力,试图搭建各式各样的“高塔”,以期塔顶通天(创十一4);而“神人合一”乃是神自己“成了肉体”(约一14),从天降下成为“立地通天的天梯”,并借着死与复活,而预备道路把人带到神里面。人只要接受神所预备的天梯—主耶稣基督,就能够达到“神人合一”!

请读一段摘录的话:“圣经不是说神人如何合一的道理,乃是给你看见一个神人合一的代表—主耶稣。本来神与人是分开的,神人之间隔了一道顶深的鸿沟,是不可能合一的。现在主耶稣来了,就是神来作人了,好像祂是神人之间的桥梁,叫神与人开始能合一了。这不是一个道理,叫神与人合一;乃是从今以后,人只要在基督耶稣里,就能与神合一了。”(摘自《正常的基督徒信仰─基督与基督教》,第二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51la for wordpress,cnzz for wordpress,51la for wordpres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