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若干问答

道德有哪些作用和局限?

作用

道德是人类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导师”,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真正认识真理,认识真神前,都有一个过程,而道德扮演着保护我们良心不受玷污的角色。道德借着我们内在的良心,不断提醒我们,约束我们。

“道”是我们里面对真理的渴慕;“德”是我们真理实践的途径;而道德成为个人理想和修养的综合体。一个人如果渴慕真理,并为此愿意付诸行动,那么一定是个在意道德的人。同样,道德实践的感染力也帮助维持社会的持续,人总是乐意看见有道德的事情。在古代中国,官方常常担负“表彰节烈”的行政功能,在中国汉朝,“孝廉”(指中国基层所推选有道德的人)乃是中国政府行政治理的基层力量。

从社会层面说,道德是维系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道德抑制不法,缺乏道德的社会必然是动荡的,强权的,迅速更替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这
样谈起道德,“当力量代替道德,很快就会被更大的力量代替,唯有道德不会朽坏。”社会学家韦伯认为近代西方社会真正的复兴源于“新教道德”(Protestant work ethic)。无论东方西方,道德的作用都是被人肯定的。

局限

因为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各个时代的人类社会用不同的方式建立、维系道德。孔子设想教化社会,法家推崇法制社会,希腊崇尚理性社会,都没有能够维持道德。因此我们若希望道德真正起作用,就必须清楚神是道德的源头。有神就有道德;整个社会都信神,敬畏神,整个社会就必然是道德社会;没有神,教育、法律、宗教都是无法维持道德的。

中国人看重道德,将道德规范化,甚至教条化,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其目的是为了让道德不仅成为少数人良知的感受,更成为多数人可以遵循的原则。但中国文化推崇道德三千年,却屡屡失败,孔子的时代就在感叹“人心不古”;到了近代,有作家说,中国道德不行,不是因为“人心不古”,而是因为“人心太古”。这位作家敏锐地看见了古人今人共同的罪性,也看见了古代今日道德共同的困境,这就是道德无法消除罪恶。

道德是人良心对圣、善的律(基督徒将之称为神的律)的回应。然而因为人本身的局限,人对道德的理解也是局部、相对、外在且不完全的。例如偷盗是不道德的,但饥饿垂死的人偷食物就不能说是不道德的。这是因为我们无法将全部真理实行出来,只能将之极为有限地体现在社会规范中,这样被简化、外在化过的东西常常无法再满足我们的良心。

道德之所以有其局限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人对于“道”的理解的局限限制了道德作用。人渴慕真理,渴慕道,却不能理解道的本质。道就是神。神是一切真理的本源,神就是真理。当人只是寻求客观的真理,却不能理解这真理是活的,主观的,甚至是赐生命的。那么人总是无法正确,全备地理解真理。

其次,人对于“德”的实践缺乏手段。圣经里描述人寻求道德却无法实践,甚至严守律法的人也感慨“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对于这种困难,中国人总结为知易行难。对于基督徒来说,行善在于有圣、善的生命,这种生命所活出的生活自然就是圣洁有道德的。可是由于缺乏神的生命,人类可以有体力,有智力,却从来没有“德力”。在道德的事情上,人总是软弱的。

综上所述,道德因人而无法完备,不能成全,这不是道德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人生命的问题。人需要有更高、非受造的生命,才能活出更高完备的美德。

试比较人类道德与基督美德的差别

人类道德的相对

道德是人类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许多时期,也是最优秀的人类一直渴慕寻求的东西。康德将人类内心的道德律与神创的星空相媲美;管子将一个社会存在的基石立为道德,所谓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然而人类虽然喜爱道德,但有记录的人类历史中有一半时间处于战争状态。人生而慕道爱德,却没有实现的途径。因此,当我们谈论道德,常常只是谈论由道德理想所衍生的人伦、礼仪规范。道德是抽象的,规范却是具体的。

在实践的层面,道德的规范有限且不明确。哲学家边沁曾描述了一个场景,作为道德和法律的依据。他说当一个马车失控,一边是10 个人,一边是1 个人,撞向人少的一边是道德的。一年多前,一个丈夫为了救重病妻子,伪造签字,在医院看病,涉及诈骗金额达500 多万元。奇怪的是,网络的舆论认为这个丈夫违法却是道德的。

和边沁一样,许多人认为道德是相对的东西,当人可以行善的时候,行善就是道德;当人不能行善的时候,不作恶就是道德;当人不能不作恶的时候,少做恶就是道德。虽然我们有良善的愿望,却常常不得不在两种罪恶中作出一个“相对不坏”的选择。例如这个丈夫需要在诈骗和妻子的去世之间选择诈骗,这就是世界逼迫我们做出的选择。当许多没有标准的规范成为道德的教条,人类社会的整体道德就不断滑落了。如哲学家所说,“人真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困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困境,这就是我们这些邪恶的罪人,活在险恶的世界中,并被逼着做出一些选择,并且无论怎么选择,我们所行的都是痛苦并不道德的。

在不同的时代标准中,在不同的文化标准中,道德规范也显出极大的差异。明清之际以妇女守节不嫁为美德,显然这和今日的道德观完全不同。东亚社会以服从威权为美德,西方社会则将对权威的挑战视为优秀进取的品德。

因此,无论从道德本身的相对性出发,还是从道德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出发,我们都无法找到人类有一种确定而超越的标准。

基督人性美德的超越

人的生命就活出人类的道德标准,神的生命却是超越并无限的,因此有神生命的人可以活出超越的人性美德。当基督复活的生命进到我们里面,这生命就能完成美妙的工作。在人类道德约束中我们能不杀人,在基督的道德中信徒可以不恨人;在人类道德中我们不偷窃,在基督的道德中,我们不贪婪;在人类的道德中我们可以保守婚姻不出轨,在基督的道德中,我们恨恶一切的淫乱。这一切不再出自任何的教训,任何的强制,而出于重生的生命。当圣洁的神成为人的生命,那本属于神属性的道德,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最高标准道德的要求,只能借着神的生命,不能凭着我们天然的生命达到(太五48)。圣经所启示的最高美德是神对基督徒的要求,甚至也是神国度的“宪法”,只能借着神的生命供应,才能达到这要求。这是根据马太五章这一段末了的一节,“我们要完全,像我们的天父完全一样。”(48)只有神和神的儿女才会有这“像天父完全一样”的美德。

我们是神的儿女,在我们里面有属天的要求,要我们过最高标准的生活;这种标准惟有借着神圣生命的供应,才能达到。马太五章十七至四十八节的要求,启示出父的生命,能为我们这些有祂生命和性情之父的儿女作多少(约壹三1)。而罗马书十二章那些具体而实际的基督徒生活,显示出这样的美德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也是可以被人实践,可以实际的活出来的。那些令人羡慕的美德,对待客人,对待苦待,对待恶事,都是召会生活中最实实在在的东西。

由此,基督(基督徒)借由神所活出,所彰显的人性美德超越法律,超越一般性的道德规范,超越人良心的保护。它是由圣洁、公义、荣耀的神圣生命所彰显出的超绝美德。这美德使我们轻看凌辱,爱我们的仇敌,不计较损失,并有恒久的忍耐,永远的赦免。这样的道德水准是任何人类道德家都无法描述,无法教导的。因为这是神在肉身中的显现。苏格拉底的道德观要过去,孔子的道德观要过去,一切人类的道德教导要过去,但基督的人性美德将存留到永远。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羡慕这个,活出最高的人性美德。

人类所寻求的一切美德,其实都在神内,耶稣这样描述自己,“只有一位是良善的”,愿我们先寻求到神,祂将我们变化成为耶稣基督的样式—那唯一一位良善的,成就这超绝的美德。

道德人有哪些需要

圣经中有一个人物,名叫尼哥底母,他是上等社会的人,有美好的德行与品格。他是一位教师,在教育上有较高的成就;也是当时犹太人的官,地位相当尊荣。他是个诚实人,也非常谦卑,不满意于自己的道德修养,愿意向一个比他年轻很多的拿撒勒人耶稣请教。

尼哥底母来见主耶稣,一开口就说,“拉比,……你是从神那里来作教师的”(约三2)。他这句话,说出他的观念,也说出他对主耶稣的认识。犹太人称人作“拉比”,就象中国人称孔子作夫子一样。在他看主耶稣乃是人的一个夫子。所以他说主耶稣“是从神那里来作教师的”。他所以这样看主耶稣,是因为他有一个观念。他以为人是需要教导的,人是能够教导得好的。他认为人的问题,就是一个教导的问题;人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施教的夫子。因此,他认为主耶稣必是神所差来的一个教师,来教导人怎样做好,怎样行善。

岂不知人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人是不能做好的。人所需要的,不是教导。所以当尼哥底母一说出这句话,称主耶稣作拉比,作教师,主耶稣马上就打断他的话,回答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三3)。尼哥底母以为人所需要的是教导,只要有好的教导就好了。但是主耶稣说,人所需要的,不是教导,乃是“重生”。教导是行为的问题,而重生是生命的问题。尼哥底母以为人的行为所以不象样子,是因为人受的教导不好,是因为人受的培植不好。他的观念是重在改行为。他没有看见人基本的问题不是在行为,乃是在生命。

比方说,有一棵树结的果子非常不好,味道又涩又酸。你不能用剪刀来把它修一修,加上一点肥料,培植它一下,就盼望它结出好的果子来。我们都知道这样修理,这样培植,是不会使它结出好的果子来;反而越这样修理培植,就越使它结出更多不好的果子来。问题不是在外面的修理培植,乃是在里面生命的更换。修理培植,也许会使它所结的果子,外面的样子比前好看,可是里面的味道还是酸的,和从前一样。外面的样子改了,里面的味道没改。

那如何能使那结酸果子的树不结酸果子,而结甜果子呢?凡接过树的人都知道,需要把结酸果子的树,从半截砍下来,然后再从结甜果子的树上,砍下一根枝子来,接到结酸果子的树干上。这样一接,过了一段时间,再开花,再结果,就结出甜果子来。要它不结酸果子,而结甜果子,不是在它外面修理培植所能为力的,必须在它里面给它换一个生命才可以。

好的教导、教育就像是修理培植,最多只能改变人外面的行为,或改善人外面的道德表现,却丝毫不能改变人里面的生命和所是。一个受过很高道德教育的人,外面表现高尚,里面却可能很龌龊;一个人可能从来不骂人,在人中间表露出很高的修养与道德,但在心里可能已经骂过很多人了;一个在人看来很大方的人,内心可能仍然充满自私;一个在人看来非常谦卑的人,内心可能很骄傲;一个在人看来很友善的人,内心可能满了忌妒、仇恨;一个人可能从来没有偷盗过,但在心里可能不只一次贪恋别人的财物。这世上没有一个追求道德的人敢把自己一天所思所想的拍成一部电影让人观看。可见这世上只有追求道德的人(或自认为有道德的人),却没有真正道德的人。

因此,主耶稣明确地告诉尼哥底母,“你需要重生”(约三3)。“重生”就是再生一次,但不是从肉体生,乃是从圣灵生(约三6)。从圣灵生的,就是灵,就是神的生命。所以,重生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命之外,再得着神的生命。人什么时候从心里悔改,从心里求告主耶稣,打开自己的心门,接受主耶稣作他的救主,圣灵就要进入他的里面,使他里面得着主耶稣的生命,就是神的生命。

我们人的生命是污秽的,是不义的,是脆弱的,也是短暂的。而神的生命是圣洁的,是公义的,是刚强的,也是永远的。我们这酸果子树,一接上神甜的生命,就必从人里面有了甜的改变,而结出甜的果子来。我们如果得着了神的生命,不但能在今世有生命的改变,过着圣洁、公义、刚强的生活,并且还能在将来得享那永远的福分,就是永不灭亡。

不道德的人有哪些需要

新约圣经的约翰福音四章提到了一位不道德的妇人,这位妇人曾经有过五个丈夫,而现在和她在一起的还不是她的丈夫,所以她在当时不受人尊重,被众人孤立和轻视。有一天正午(以色列的时间记法为六时),当她正在祖传的井里打水以解干渴的时候,救主耶稣却出现在她面前向她要水喝,然而主告诉妇人:“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但同时又宣告“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入永远的生命”。主深知妇人素来所行的一切事,却没有责备她。这事以后,妇人留下了她的水罐,往城里去,对众人见证:她遇见了救主耶稣!

在这记载里耶稣提到了“渴”和“水”这两个关键字。说到渴,人至少有两方面的需要的,人外在的渴在于身体上的需要,妇人打井里的水喝,可以解身体的干渴。外在的渴容易解决,然而内在的渴,也就是心里面的需要就不那么容易满足了。在这一点上撒玛利亚妇人就可以作为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她曾经有过五个丈夫,现在有的并不是她的丈夫。她的生活可以证明她的人生必是感觉不满足的。为了解决内在的饥渴,她寻找了一个又一个男人作为自己的依靠。她的口是渴的,而她的心里面更渴!那么,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生活在物质社会中的我们,有谁不感觉渴呢?有谁的人生感觉满足,而不感觉有所缺少呢?

喝世上的水

无论贫富贵贱,在这个世上,人人都是感觉不满足的。人生而干渴,却不清楚干渴的原因,也无法解决,于是人寻求内心的满足,寻找快乐、智慧、美、良善……更多的人则寻求地位、金钱、名誉、配偶……,这让人里外昼夜忙碌,身心四处飘荡。

一些人因为欲望的驱动不断寻求,然而这样的寻求绝无法满足人,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些欲望驱使人偏离目标,甚至突破道德的底线。人们寻求金钱,不惜逃税;人们寻求爱情,不惜出轨。正如两千年前的撒玛利亚妇人一样,这些人从未被真正满足过,人不惜破坏道德所得到的“丈夫”,无法满足人,因为“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另一些人稍好一些,看见了人较深的需求。他们发现情感、智慧、自由更深地驱动人内心的渴望。于是他们学习历史,追求哲学,也实践宗教的教训。可能某一种的寻求都有暂时的果效,但这样的满足如同有限的路灯,只能照亮有限的区域;而主耶稣带来的满足却如日月星辰,长久而无限。无论物质的享受、属世的消遣,还是精神层面上寻求的事物在神看来都是主耶稣所说的“这水”,都只能暂时解渴,这世上的水,实在无法应付人的需要。

喝活水

圣经就在这里启示我们:撒玛利亚妇人所需要的是“活水”,来解她的“渴”!而这活水就是神的生命!神要将祂的生命给人,必须要有道路,这个道路就是耶稣基督。两千年前,神的生命彰显在成肉体的主耶稣身上,“生命在祂里面,这生命乃是人的光。”今天,耶稣经过死而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使人可以更加便利地接受神的生命。人相信耶稣,接受祂,就得着神的生命。

而在这里和这个撒玛利亚妇人说话的,就是这位赐生命活水的耶稣基督。妇人喝了从主来的生命之水,自然就不需要过罪恶的生活,用“罪中之乐”来满足自己了。那为何主要给这位不道德的妇人如此大的怜悯呢?因为神是爱罪人的神,祂甚至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在此祂的爱就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

人堕落离开了神,就离开神这活水的源头,自然就会干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人人都是撒玛利亚妇人,我们在不同的方面寻求“五个丈夫”,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然而我们这些干渴的罪人只要回转,随时都可以饮于神这活泉。也只有从神这里领受生命,人才能够解决干渴,有能力胜过罪恶。

那么,我们既然知道了神的心意和我们的需要,如何才能取用这活水,接受神的救恩呢?当妇人向主求活水时,主对她这样说:“你去叫你的丈夫,然后到这里来。”主似乎在说:你要我的活水,我就要你的丈夫,我们做个交易,你用丈夫来换取活水。这话是要用她不道德的历史摸她的良心,使她因着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而悔改。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看到我们自己里面的罪恶,并且向主认罪悔改。那我们如何来接触神呢?在故事里主耶稣继续教导撒玛利亚妇人说:“神是灵,敬拜祂的必须在灵和真实里敬拜”。神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祂是灵!必须用我们的灵来接触神,这个灵就是神在造人时,放在我们里面用来接触祂,和祂交流的器官。所以我们不是靠我们头脑的思想,而是回到内心的最深处,向神祷告。这样用灵去祷告,我们就能接触神,从祂这里得到生命之水的供应。

亲爱的朋友! 你还在为以往的过犯忧愁吗?你的内心还在饥渴吗?你若没有主,就没有真正的满足。主正在等候你接受祂的生命,好使你得到真正的解渴与满足。

基督信仰中对师长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教师原本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但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殊性,在重道的中国古代社会里,被列在天地的创造及管理者、地上的君王、人的父母之后,是必须被尊崇的阶级,所谓“天地君亲师”。至于“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的思想,历世历代深入中国人心。

然而,经历了战乱、历次反知识、反文化运动的破坏,在尊师重道的道德刚刚开始恢复的时候,中国社会又迈入了“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的拜金情结里。教师渐渐失去“社会的良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功用和尊崇地位,进而加剧了社会各方面道德的败落。

父母是人身体生命的生养者,教师是人精神生命(魂生命)的培育者,神是人灵生命的源头和供应。饮水思源,尊师重道的传统完全合乎圣经的思想,是健康的道德规范。圣经对教师这个身份相当尊重,甚至在一些地方,神自比为神子民的教师。旧约以赛亚书里说,“主虽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耳中必听见后边有话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这里就预言耶稣要来做神子民的教师。主耶稣在地上时也用“门徒并不高过老师,奴仆也不高过主人”自比老师。

论到对教师的态度, “耶稣对群众和门徒讲论,说,经学家和法利赛人是坐在摩西的位上,所以,凡他们所告诉你们的,不论是什么,你们都要遵行、谨守;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行,因为他们说而不行”。经学家和法利赛人是教师,虽然假冒伪善,说行不一,但主耶稣还是教导门徒要尊敬他们,并照他们所说正确的话去行,只是不要受到他们错误行为的影响。然而,人天然的生命度量都有限,尤其在现今的社会,做到尊师重道并不容易。所以耶稣告诫门徒说,“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仆役”。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世上的老师是基督这真正的老师的影子,那么我们对世上的教师尚且要尊重,我们对主耶稣岂不更要尊重。当我们真正尊重世上唯一的师尊,就可以更深地尊重世上的老师。

尊师重道的道德出自基督人性的美德,愿基督神圣的爱,也成为我们爱的源头。

基督信仰中对雇主的道德

雇佣关系是今天世上最普遍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雇主用一定的价格买了雇员一定的时间或劳动。在中国文化里,雇员对雇主和工作的各样态度,主要是在忠诚方面。正面的如“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其位,谋其政”、“对得起工钱”等;消极的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负面的有“磨洋工”、“面子活儿”、“混”等。至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态度,只见于作者的想象。

现在社会各种产业更新不断,这也导致雇佣关系平均寿命的缩短,“解雇”、“跳槽”成为常用的词。随之而来的,就是雇佣关系里忠诚的沦丧。

在新约以弗所书里,提及奴仆和主人的关系,“作奴仆的,要恐惧战兢的,凭心中的单纯顺从肉身的主人,如同顺从基督一样。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乃要像基督的奴仆,从心里实行神的旨意,用善意服事,好像对主,不像对人;晓得各人,或是为奴的,或是自主的,无论行了什么善,都必从主得着赏报。作主人的,也要同样待奴仆,放弃威吓,知道他们和你们的主人,乃是在诸天之上,祂并不偏待人”。这种出于敬畏神、爱基督而有的纯真和顺从,绝不是人能凭天然生命做得来的,即使人暂时表面上做得来,也是里外不一,又经不起试验。就如白居易所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基督徒服事雇主,并非单单服事一份工作,而是在受雇期间,凭基督的生命,把基督的单纯、顺从、真诚的人性活出来。就如基督在地上,以奴仆的身份来服事神时,不照自己的意思,不凭自己的能力,不寻求自己的利益,不讨人的称赞,唯独要讨神的喜悦。

人可以爱工作,可以爱事业,很少有人爱雇主的。基督徒在地上,工作和事业只是生存的手段,不是生存的目的。因此基督徒不一定爱工作、爱事业,却必须爱人(包括自己的雇主)。基督徒将神的公义、圣别、光明和爱,基督的顺从、谦卑柔和、忠诚等人性美德在职场中,不断地活出来。

基督信仰中父母、子女的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从出生伊始就立即建立起来的,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其第一个人际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人伦关系中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并且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为人子女者的道德都有着相同的评判标准,就是孝敬与顺从。

而在圣经中,我们也看到神特别注重父子、母女之间的关系,并有着与人世道德要求非常类似的教训。此外,圣经还回答了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孝敬、顺从父母?在旧约里,神亲自颁布十条诫命。其中第五条是说,当孝敬父母。这是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第五条乃是与头四条,并列在同一块石版上,而前面四条诫命,是与神自己有关的。这是指明,我们孝敬父母,就是我们尊重我们的根源。而人类的根源,就是神自己。也就是说,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孝敬父母,就是对神的尊重,神也就因此应许我们在世长寿。

在新约里面,彼得前书五章5 节明白地说到,年幼的要服从年长的。保罗在以弗所书说到,作儿女的,要在主里顺从父母,因为这是正当的。这里,有一个与世间的教导看似微小却十分重要的区别,就是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与顺从是要“在主里”。顺从的意思就是听从,与我们的行为有关。孝敬的意思就是尊敬,这与我们的态度有关。许多时候,作儿女的可能表面上顺从了父母的意思,但却不是真正的尊敬父母。因为我们的态度与行为不符。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尊敬、顺从呢?就是要在“主里顺从父母”。我们若想要顺从父母,首先必须与主成为一,因为只有主耶稣,有那个绝对顺从的能力。我们若想凭自己顺服,是顺服不来的。其次,我们的顺从是照着神的话,而不是照我们人天然的观念。作长辈的,只要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不违背神的话,不违背圣经的标准,我们作儿女的就应当顺服他们。如果他们的要求与神的话有冲突。譬如,长辈要我们否认主,要我们拜偶像,我们外面的行为不能听从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灵还是应当恭敬的,说话的口气,还是应当有节制的。我们中间有很多弟兄姊妹有这样的见证,用恭敬的态度和温柔的口气回答父母对基督信仰的反对和逼迫,不仅为主的话作了美好的见证,并且因此带进全家人的救恩。

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对父母的孝顺不是无缘无故,也不是因着人世的道德要求,而是因为我们有神,我们敬畏神、敬重神,并持守神的话语。我们孝敬父母,乃是因着我们更敬重生命的来源,就是神。不仅如此,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借着我们能活出基督,彰显出基督,而将神带给他们,将神的救恩—主耶稣基督带给他们。

而基督徒作父母,在对待儿女的事上,还有两个从神而来的启示。第一,儿女是神托付给我们的产业。在世间,有些人认为儿女是自己的“财产”,自己如何对待、处置,无论是溺爱,还是虐待他们都与其他人无关。更开明的,会认识到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父母在孩子身上没有无限的权柄。父母不仅要尊重孩子,要将他们照顾好,而且最终还要“交账”,将他们带还给他们真正的所有者—神。因此父母对孩子不仅有养育的责任,还有受托的责任。第二,用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儿女,这是主在以弗所书六章教导信徒的。每一个基督徒既看到孩子是神的产业,自然应该用圣经的真理,用神的话来供应孩子们,让他们从小能认识神、敬畏神,并且分别归于神。

无论是为人儿女,或是为人父母,每个基督徒都应该知道我们的源头是神,永远的生命来自神。神爱我们每一位,祂巴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彰显祂、代表祂的器皿。因此我们无论对待我们的父母还是孩子,都要活出神在我们身上的托付,并因此将祝福带到我们的家人中间,将他们带回神的家。

婚前交往中应有的美德

在古代,婚姻是夫妻相处的起点,男女双方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一生的婚姻。现代婚姻则有所不同,双方互相吸引时不是立刻结婚,而多半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交往,彼此了解,然后才决定是否结婚。交往几乎成了现代人择偶的必经之路。

然而交往真正的目的仍是婚姻。日语中有一句慎重的话叫做“请你考虑以结婚为前提的交往”,男方说这句话,表明了交往的严肃和诚意。如
果交往目的正确,双方会借交往,彼此深入认识,了解对方的人品、性格、教育程度、工作状况、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是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目标等等。所以有人说,婚前眼睛要睁大,婚后眼睛要闭上。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应当彼此尊重,保持距离,不越过该守的界限;也应该让父母、长辈参与到接触和决策的过程里,因为婚姻虽然是以两人为基础,却也牵涉双方的家庭。家长的经验、教训可能会对年轻人很有帮助。如果交往一段时间后,觉得不合适,应该友好地中断交往,不给对方造成为难和伤害。如果双方都觉得合适,就应该尽快结婚,免得陷入试诱,要把美好的事物留给结婚的那一刻,留给自己的配偶,这是对未来配偶所当负的责任。所以,交往的目的和过程都应该是纯洁、慎重、合宜的,并且不伤害对方。可悲的是,现今社会风气每况愈下,道德沦丧,未婚同居或同居不婚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婚姻这种维系男女二人关系的法律形态,正在被逐渐淡化。情投意合的时尚男女们,纷纷选择同居、试婚等形式。有些人交往纯粹只是好玩,没有真正的爱情在其中;有些人交往是因为生活空虚无聊,需要找一个异性来作伴,让自己快乐些,甚至随随便便地就住在一起,为了满足彼此的情欲。这些不以婚姻为目的的交往都是不合宜的,其结果往往带来各样的伤害和败坏。未婚同居或同居不婚者可以为自己找很多的理由,但实际上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不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居时可以甜甜蜜蜜,自由自在,但一到分手时,往往都是悔不当初,特别是女性,已付出的时间、青春、感情是无法收回的。结果,往往造成心理上与身体上的双重伤害,甚至自杀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今天仍有一班人,他们是照着圣经的教训,凭着神圣的生命,在婚前交往中有美好的见证,活出高超的美德。他们在交往的事上,寻求神的同在与带领,寻求里面的平安和外面的印证。他们也非常重视长辈们的关心和意见,甚至在开始交往之前,就先寻求教会中年长圣徒的感觉,通过年长圣徒的交通后才开始交往,这对他们是一种保护与祝福;在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曲折,年长圣徒就会在过程中陪同祷告,帮助他们经历主的带领,这会省去许多迂回的道路。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尊重,严守界限,“用圣别和尊贵,持守自己的器皿,不放纵私欲的邪情”。虽然少了肉体的快乐(其实那不过是罪中之乐,结局乃是死),却更多追求灵里的长进,借着一同祷告,一同读经,在主里享受甜蜜的交通与爱情。他们的交往是以婚姻为目的,至终在弟兄姊妹和长辈们的祝福和见证下,结成婚配。婚姻对他们来说,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升华。这样的交往才是真正健康、美好的交往,是在神圣罗曼史里的人的罗曼史,是歌中的歌。

婚姻生活中的应有怎样的道德与美德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走进婚姻,夫妻便承担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并且执手相依,涉渡风雨,不离不弃。而这一切的基础乃是爱。如果没有爱,这些责任和义务就成了道德的枷锁。所以,彼此爱对方是诸多婚姻“白头到老”、“海枯石烂”等誓言实现的基础。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侣婚前和睦恩爱,而婚后却变得无法爱对方,甚至无法容忍对方。不仅无法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甚至连忠诚都没有了。所以有人说,婚姻是一座围城, 没有结婚的人, 拼命想挤进去, 结了婚的人却拼命想向外爬。另有人说得更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尽管如此,许多人仍选择留在围城内,坚持不离婚,其很重要的原因是觉得离婚是不道德的事,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于是,道德成了婚姻的最后一道围墙,暂时把婚姻保护起来。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就象一座没有卧室的房子,天天只有柴米油盐,却没有安息和满足的地方。所以大多数经过风雨人生的老夫老妻,给年轻夫妻的婚姻宝典、金玉良言,不外乎是宽容大度,能忍则忍。忍字心头一把刀,说到底这种感觉多半是消极、无奈的;很多人是因为孩子的缘故,不得不忍,不得不委曲求全地勉强生活在一起。

而更糟糕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冲破道德这道围墙,没有任何婚姻的责任感,离婚比结婚更快、更随便。听起来鸡毛蒜皮的事,却可能触及对方的底线,导致关系破裂。目前中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据统计,二〇一二年共有310 余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 比上年增长8%,离婚率增幅第一次超过结婚率增幅。北京离婚率最高,达39%。现今的世代完全跟挪亚的世代一样,又嫁又娶。原本婚姻、嫁娶是神所命定的,并且神所配的,人不能分开。但挪亚的世代,人们嫁了又嫁,娶了又娶,沉迷于肉体的情欲中。现今这个世代也是如此,许多人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随便,结了婚又离婚、离了婚又结婚。结婚、离婚都成了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只要自己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连婚外情、婚后私奔、包二奶、同性婚姻等原本无法启齿的行为都被大大方方地搬上了台面。

世人的婚姻每况愈下,但那些敬虔爱神的人的婚姻仍然稳固。他们照着圣经的教导,凭着神的生命,活出婚姻生活中高超的美德。他们学习在凡事上让基督居首位,遇到事情时不再各执己见,而是尊主为大,在主里是一。他们常常一起读主话,一起祷告,满了甜美的交通和享受。他们在基督的爱里彼此相爱,彼此敬重,互相体恤。他们敬爱对方的亲人,把对方的父母视为自己的父母。他们打开家服事圣徒,妇顺夫爱,成为召会中甜美的见证。婚姻生活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彼此忍受,乃是彼此享受;不再是彼此要求,乃是彼此代求;不再是彼此定罪,乃是彼此认罪;不再是彼此误会,乃是彼此领会。他们的婚姻不仅高度忠诚,更是真正合一的。中国人对“骨肉之亲”的概念常是限定在亲子之间,但圣经告诉我们:

女人是男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所以我们知道夫妻不仅是一种法律关系,更是一种生命的连接,是无法分割的一体。所以,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但堕落的人都无法与自己的配偶真正成为一,因为堕落的人都是独立的,不仅向着神独立,也与人无法合一。只有得着神生命的人,才是合一的,与神与人都能合一。生命是先决条件,爱是充分条件。我们不仅得着神的生命,也寻求被神的爱充满,从而能以神的爱去爱对方。因我们人的爱是有条件的,也是刻变时翻的;而神的爱却是无条件的,也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只有得着神的生命,并被神的爱充满,才能使人真正实现婚姻的意义,达到婚姻的目的。

理财的道德与美德

钱财是人类生活基本的需要,而理财之道不外乎开源节流。从古到今,节约是世人认为理财最重要的美德。墨子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李商隐在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浙商商道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变优越了,享乐主义不良风气也在人们当中不同程度地滋生,讲吃讲穿、讲排场、比阔气、追求名牌,相互攀比、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存在。

在开源方面,大多数人是兢兢业业,有正当的工作与收入。有些人却贪爱钱财,梦想一夜致富,利用各种速成投机手段来发财。有些人甚至以不道德,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谋得不义之财,如假鸡蛋,毒奶粉事件。有钱财并不是罪恶,但是对钱财的贪婪和依靠却导致人道德的滑落。

那些循规蹈矩的工作赚钱,同时节俭持家的行为是一般社会道德所赞赏的,然而圣经的教导比这更高。圣经教导人要把自己所有的分给别人,自愿贫穷,顾到别人的需要。所以圣经有句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像马太福音里的撒该一信了主,两手就空了。他原是讹诈人的,现在他把所有的一半周济穷人,并且他讹诈了谁,就还谁四倍。十六世纪的方济原是个财主或财主之子,在几天之内,他把一切都变卖了,去周济穷人,而开始过自愿贫穷的生活。十九世纪的达秘和五十多位的圣徒,乃是完全变卖了一切,来事奉主,他们的事奉就大有能力。达秘的诗歌写到:何等喜乐,能够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一无所见,惟见在荣耀里的基督;一无所顾,惟顾祂在地权益。当今时代,有许多的基督徒也是如此,他们兢兢业业,劳苦赚来的钱,除了顾到基本生活需要之外,全数奉献为着主的工作,及穷人的需要。

为什么这些爱主的基督徒能够过一个不仅是节俭,甚至不为自己积蓄,自愿贫穷的生活?因为他们里面有神的生命,这生命叫他们在理财上能够活出一个最高美德的生活。他们不愿为自己积蓄财宝在地上,只要为自己积蓄财宝在天上。世人是积蓄,他们乃是给予。亲爱的朋友,愿你也能得着神这永远的生命,脱离地上无定钱财的捆绑,过一个真正喜乐的人生。

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51la for wordpress,cnzz for wordpress,51la for wordpres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