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期许一个正常的家,但人若要有一个正常的家,就必须进入神的家。

壹 从小女孩的成长历程看家的理想、现实及社会的现状

“我的家庭真可爱,整洁美满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气,父母亲都慈祥……”

那年女孩五岁。跟着幼儿园老师咿呀唱着这首甜蜜的儿歌,听着母亲床边述说王子与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与玩伴们一起全神贯注、有模有样地扮家家酒,小小心灵开始慢慢地领会揣摩“家”这个挺抽象的字。家,不仅仅是一个每天要回的地方,也不仅仅是一小撮天天住在一起的人,它更是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以及归属感的综合代名词。虽然这些词汇还得等几年后才进到脑袋瓜里,不过在小小心灵里的感受是具体的。回到家,在父母的怀抱中,心里就是踏实。家,应该就是这样吧。她暗想着,也憧憬着。

那年女孩九岁。她上小学三年级,一堂美术课却给她心里打上了问号。老师让全班同学在图画纸上画出“我的家庭”。隔壁桌的玲玲只画了自己跟爸爸相依为命;后排的小志画了自己跟母亲在家里,母亲双眼各挂着一行如雨水般的蓝色泪珠;而班长杰哥只画了个大姐姐,说唯一跟他天天相处的,是爸妈帮他请来的保姆。原来,并非每个家都是完整的。

女孩十五岁了。随着年龄渐长,关于家的矛盾与冲突逐步浮出水面。报纸中社会版的头条新闻,影艺版的花边新闻,充斥着无数叫人愤怒、无奈、又心碎的画面—亲情被暴力撕裂、佳偶的假象梦碎、孩童在夹缝中无辜又无助的眼神—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拉越远,使女孩对家的憧憬一一地倾颓崩散。

十八岁了,女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名校。学校以自由严谨的学风著称。第一堂课,老师说:“我该如此鼓励你们,珍惜你们的这四年,因为你们会遇到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能会遇到你们的丈夫或妻子,更可能他们最终只是你们的前夫或前妻……”在这个学校,孩子看见了许多。她看见家的格局竟出现了前所未见、难以启齿的变化:从试婚、外遇、开放式婚姻、到同性多元成家、两个妈妈甚至父亲变母亲,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叫人眼花缭乱。校风自由,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同情到认同,从认同到支持。他们认为这是对的。可是心底里,她仍在怀念儿时本性里的那个家。

毕业了。偶然路过从前的幼儿园,教室里响起了那熟悉又陌生的调子—“我的家庭真可爱”,长大的女孩听着只觉讽刺。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轴交迭,当年对家的憧憬与理想是何等天真啊!所谓传统家庭,对当今社会难道只是一个落伍的观念吗?家,是否还有存在延续的必要?家,还有简单的幸福吗?家,何去何从?

贰 家的至关重要性

在传统社会中,人在婴幼儿时期,在家中得到母亲乳养顾惜,悉心照料,才渐渐长大;亲情不断成长,对周遭的世界慢慢认识,建立起最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所以家绝非仅仅一个吃饭活命的地方,家承担了人类养育和教育的大部分职责。这也使历世历代最优秀的思考者一直考虑家的问题。人在节日中思念家人,在逆旅中怀念家乡,在成功时想着回家,在失意中也想着回家。家实在对我们太重要了。

人类的历史也表明,哪个国家文明重视家,哪个文明就得以长久发展。反之哪个文明不注重家庭,虽然强盛一时,也终会湮没无闻。例如希腊城邦中武力最强盛的斯巴达,灭亡也极为迅速;亚历山大帝国缺乏家庭道德,骄奢淫逸,其灭亡也是如此;到了近代社会,纳粹德国试图用国家机器抚养所有婴儿,而拆散所有的德国家庭,它的结局已经显明。反而犹太民族,散居世界各地两千多年,虽然没有国家,虽然常经忧患,但他们极为重视家庭,一直得以延续。这些都说明家庭对于一个民族是何等重要。

历史上如此,现代社会中更是这样。唯有在温馨相爱的家庭中成长的人,才可能建立健全正常的人格。随着人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失
去了婚姻生活中的担当与牺牲精神,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破裂或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长,因此人格缺陷,道德缺失,导致后来违法犯罪的人数越来越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庭的重要不仅仅在于人类、民族需要延续,甚至也不在于家庭个体的幸福感,家庭乃是人类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保守和形成人性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一个蒙恩的家庭意味着能培育出人性健全的人,而一个正确、正常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彰显神。

叁 关于家庭的正确观念,我们需要追本溯源回到圣经

圣经关于婚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教导

从人类历史来看,从人的本性来看,人大都是崇尚并渴望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不会盼望支离破碎、纷争不和的家庭。今天社会上混乱的家、破碎的家,甚至令正派人感到羞耻的家庭组合,并非正常的现象。这些乱象,只能说明人性的堕落与扭曲。但人心又何尝不向往正确、美满、幸福的家庭关系呢?只是因为人看不到正确的家庭,加上人性的堕落,软弱,才无力营建相爱,美满,幸福,和谐的家,才转而追求不正确的自
由,产生了畸形、破碎、不合伦常的家庭。

人生该如何渡过,才有意义,尤其怎样的家庭观念才是正确的呢?问题的答案,我们不能从当前世界上混乱的家庭情形得出,而是需要回到圣经,看神的话对于家庭是怎样说的。看看圣经对于夫妻、亲子的关系是如何劝勉信徒的。

追本溯源,圣经告诉我们,人类的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创世记二章二十四节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这就定义了婚姻和家庭。圣经说,所以神所配偶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6)。又说,婚姻当在众人中间受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淫乱和奸淫的人,神必审判(来十三4)。

关于夫妻关系,圣经教导作妻子的说,“你们的妆饰,不要重于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衣服,乃要重于那以温柔安静的灵为不朽坏之妆饰的心中隐藏的人,这在神面前是极有价值的。因为从前那仰望神的圣别妇人,也是这样妆饰自己,服从自己的丈夫。”(彼前三3 ~ 5)

圣经教导作丈夫的说,“作丈夫的,要按情理与妻子同住,因为她是比你软弱的器皿,是女性;又要按她应得的分敬重她,因为她是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好叫你们的祷告不受拦阻。”(彼前三7)以弗所书五章说,“作妻子的,要服从自己的丈夫,如同服从主;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召会,为召会舍了自己。”(22、25 节)

对于家庭,圣经教导在召会中作执事的说,“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庄重服从。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怎能照料神的召会?”(提前三4 ~ 5)。又教导妇人说 “劝老年妇人也是一样,在举止行动上,要和有分于圣事的人相称,不说谗言,不被酒奴役,将善美的事教导人,好训练年轻的妇人爱丈夫,爱儿女,清明自守,贞洁,料理家务,良善,服从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话被毁谤。” (多二3 ~ 5)

可见圣经注重伦常道德,但又高于伦常道德,因为在针对家庭关系的教导与劝勉里,同时提到信徒与神生命的关系,与基督爱的关系。圣经总是将人的家庭关系与神的家里神与人的关系结合起来讲论:

如说到夫妻关系,表征基督与召会的关系。如圣经以弗所书五章29 ~ 32 节所说,“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体,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召会一样,因为我们是祂身体上的肢体。为这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与召会说的。”又如主耶稣在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所讲的浪子回家,慈父迎接的故事,也是用人间的父子之情来描述天父接纳悔改的罪人这事。

肆 人家是神家的图画,神家是人家的实际

一 人家是神家的影儿

圣经之所以要用家庭成员的关系,来描述神与人的关系,因为神之于人的关系虽是奥秘的,却又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经历的,所以神以祂的智慧,用家庭成员的关系,来影射并描述神与人的关系。

圣经说,“这些原是要来之事的影儿,那实体却属于基督”(西二17),“因为神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来十一40)。什么是影儿呢?影子就是真实事物的投像,有实体的形象,但并非实体本身。照圣经的思想,人间一切正面事物,都是短暂的影儿,其实体乃是永远、属灵、属于神的事。人借着经历人间美好的事物,就能更好地鉴赏属神的事。这属神的事,可以称之为实际,因为它是永远、属灵的、神圣的。

例如,创世记二章二十四节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表明人类的第一对婚配,第一个家庭是神所设立的。但四千年后,保罗指着这节经文说,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与召会说的(弗五32)。显然,丈夫与妻子是影儿,基督与召会是实体。
人间的婚姻表征神与人的婚姻;人的家表征神的家。人的家是影儿,神的家是实体。人经历了人的家这个影儿,才能更好地认识属灵范畴里的实体,就是神的家。

二 家里有爱、有生命、有安息

既然人的家指向神的家这个实体,那么人的家中那些美好事物又指向什么呢?原来,人家中的爱,生命与安息,表征在神的家中神与人之间爱、生命与安息的关系。

圣经用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来描述神与祂子民之间爱的关系。以赛亚也曾写道,“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赛五四5)。耶利米则说,“你幼年的恩爱,新婚的爱情,你怎样在旷野,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我都记得”(耶二2)。到了新约时代,使徒保罗说, “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召会,为召会舍了自己”(弗五25)。他对哥林多召会说“我以神的妒忌,妒忌你们,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将一个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十一2)。这些经文将婚姻指向了神人的婚配。原来人间的婚姻是为了彰显神与人爱的故事。

家庭是爱情的目的、结果、延续,它保持了爱情的美好。然而,因为人是按着神的形像和样式造的(创一26),所以人的爱只是神圣之爱的外壳,还需要神的爱进到人里面作真实的内容。因此唯有夫妇都信入主耶稣基督,得享神永远的爱,夫妻之爱才能长盛不衰;因为夫妻是共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彼前三7),而这恩典是“与一切在不朽坏之中,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同在”的(弗六24)。唯有主耶稣的爱是永远不朽坏的爱。

家中另一种关系,乃是生命的关系。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这层关系中的美德。可是若非家中有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我们就无法理解父神如何爱祂的儿子主耶稣基督,又如何地爱祂的众子,就是我们。若不借着亲情,我们也无法体会背景迥别的人们如何能同有神圣的生命,成为神家里的亲人(弗二19)。肉身亲人的关系是为了指向属天亲人的关系。“要孝敬父母”摆在十诫第五条,与关于神人关系的前四条并列,就是强调,神是人的生命源头。旧约里,神称祂的子民“我的儿子”。新约更明确地说,“你们所受的不是奴役的灵,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名分的灵,在这灵里,我们呼叫:阿爸,父。那灵自己同我们的灵见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罗八15~16)。这里我们看见,基督徒借着信,接受了圣灵,就是神的儿女, 并彼此互为弟兄姊妹。这种神圣生命的关系,远比人肉身父子、兄弟姐妹关系真实,且存到永远。

同样,人不管成就如何,总需要一个家作为休憩安息之所。好像项羽说衣锦还乡,崔颢问乡关何处,都是渴慕家中的安息。若非家给人肉身的歇息,我们无法领会神要给人“真安息”。这种由神而来的安息远远超越属地家乡的慰藉,也超过泛泛的家的情怀。因为神给了人真实的归属,人就不仅知道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也知道当下如何得到真正的安息。因为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

不仅如此,借着体会家的温馨与安息,我们甚至可以体会到神也需要一个家作自己的安息之所。创世记二十八章,流浪的雅各思念自己的家,却梦见了神的家,永远的伯特利。出埃及记里,以色列人刚刚离开埃及,神就吩咐摩西说,“他们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二五8)。大卫王一想到神的居所,说,“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神的约柜反倒住在幔子里”(代上十七1)。甚至主耶稣亲自来到地上的时候,临近祂钉十字架前不久,祂白天在耶路撒冷尽职,夜晚却在伯大尼一个信徒的家里安息。

人为了一个短暂的居所能倾其所有,何况永远的神呢?神渴望得着一个永远的居所, 正如以赛亚书六十六章开头所说,“耶和华如此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在哪里为我建造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神既然不要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里,那么,何处才是祂真正的安居之地?“神是灵;敬拜祂的,必须在灵和真实里敬拜。”(约四24)这节圣经明言神是灵,也隐喻人有灵,就如撒迦利亚书十二章一节说,“铺张诸天,建立地基,造人里面之灵的耶和华。”是灵的神要住到人的灵里,这是圣经的中心思想,是神的渴望,是天地人存在的意义!

神怎样住到人的灵里呢? 约翰福音三章六节说,“从那灵生的就是灵。”人相信并接受主耶稣为神的儿子,人因罪死了的灵就由神的灵重生了,神就住到人的灵里(罗八9~11),人就作了神在灵里的居所(弗二22)。

神是人的安息之所,人是神的安息之所,家的意义何其美妙!

三 人的制度是虚空的

家是神对人的命定,自古以来任何人群的繁衍和福祉皆来自于家的安定。然而如上文所述,家的观念其实是指向至高的神对家的需要。世人追求幸福,若是绕开了神对神家的旨意,那种幸福就变得短暂且没有实际,也就没有真正的满足。这本是一个合理的逻辑。在社会实践中,基督徒以圣经的观点提出了人类终极的图景,却常常被不信神的思想家盗用,转接到无神的思想体系中。我们所熟知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无神化的禧年思想。神无限且永远的属性被黑格尔去掉神格而抽象为没有人位的“绝对存在”;基督徒祁格果按照圣经哥林多后书四章十七节认为人生是“短暂轻微的苦楚”,可是萨特去掉了这节里人生的目的“永远重大的荣耀”,就发明了邪恶的虚无主义。

同样,人认为家的观念是好的,于是想方设法把家的概念推广到社会层面,以为这就是一切社会问题的解答;然而所谓均贫富、凡物公用之类的理想在有血缘关系的家中或许能实现(其实为了财产纠纷,亲人之间反目为仇的事例并非罕见),套到社会中却成为无穷尽的祸源。以太平天国为例,他们强行推行公产制,但上层人员满了骄奢淫逸,其结果真是兴也勃焉、衰也忽焉。

人类制度反复的失败表明,任何制度法律只能把人框进家(爱、生命、安息)的外表架构,却无法把人带进家的内在实际,制度再完善也不过是个空壳子。

四 神家是人家的实际

人的家是神人关系的图画,也是神完成祂心意的一个重要凭借,但它并不是实际。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个,我们就应该将神带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既不停留在图画中,一心经营自己的家;也不只追求属灵,不务家事。家庭中的爱、生命与安息的实际都出自神。我们有圣经这正确的启示,又有神的生命使我们能照启示生活。

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产生什么样的家庭。伦常的价值观产生伦常的家庭,堕落的价值观产生堕落的家庭,基督徒照着圣经的价值观,产生神人调和的家庭。

人正常的家庭观里,家庭成员或以对方为中心,或以伦理道德为中心,或以家庭的整体为中心,渴慕成家,委身家庭,乐于奉献,喜爱孩子,孝敬父母,夫妇和睦,彼此帮助。这种价值观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人类幸福共同的秘诀。然而,人力有时而穷,没有神永远神圣的生命供应,人的美德,诸如忍耐、热情、谦让宜人常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七18)。

堕落的家庭观,以自我和堕落的人性,贪恋个人享受为中心,比如不婚,不要孩子,动辄离异,抛弃家庭责任,不孝顺父母,不尽抚养义务,夫妇彼此独立、互相算计等。许多所谓的同性家庭,开放性性关系家庭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种时尚。这类家庭观不断损害着我们,许多的社会
问题就是由此而来。而这种堕落的家庭、婚配、社会观却争夺更大的资源,更大程度地破坏社会的基石。

基督徒家庭观超越正常价值观和家庭观。在信仰之家中,神是中心,神是范围。许多基督徒家庭有一句座右铭,“基督是我家之主”。借着家人一同享受神的救恩,神的爱,基督的美德就彰显出谦卑、温柔、在爱里彼此担就。这不是因为人的爱,而是因为在正确的基督徒家庭中,有神的爱为夫妇之爱的实际和生命大能。人类关于家庭的美好理想,只能在基督里得以实现。

人缺乏爱的实际,人的爱像一只手套,还缺少神的爱作为那只真实的手。只有当人信主耶稣而接受了神的生命,神的爱进入信徒的心里,信徒的爱才有了神的爱作其内容和实际。神的爱是无限量的,是永远的。人有了神的爱,才能无限量地爱人,正如手进入手套以后,手套才饱满而有意义,才能发挥手套全部的功用。

伍 神也盼望我们回家,有神的生命才能进神的家

人盼望家,和其中的爱、生命、安息。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就像所罗门所说,一切都是虚空,如捕风,如捉影。捉影的结果,常常是虚空失望。然而,神为人预备了实体,就是祂自己的家。在这家里,有永远真正的爱、生命和安息。在门外,我们仍只是探索、猜测和渴望,要真正得到“实体”,我们需要回到神的家中。

圣经路加福音十五章说到浪子回家的故事。儿子向父亲要了一分家产,就往远方去了,在那里生活放荡,挥霍家产。既耗尽了一切,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乏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直到有一天他醒悟过来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么?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

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他,就动了慈心,跑上去抱着他的颈项,热切地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犯罪得罪了天,并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奴仆说,“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让我们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他们就快乐起来。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这个浪子是谁?其实就是我们。我们各人还没有回到父家时都是浪子。可能你什么都没有,还在一个打拼的阶段,家里有压力,忧虑,分争,不和谐。或者可能你什么都有了,没有物质的缺乏,有精神上的娱乐,家里也和谐,但里面还是不够安息,不够满足。不管你的家情况如何,你仍需要回到天父的家。我们慈爱的天父,天天都在等你回家。在神的家里有无条件的爱,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为你舍命的爱。虽然你不要神,但祂还是爱你。在神的家里,有上好的袍子能够遮盖你所有的污秽、
亏欠、罪恶。在神的家里,有肥牛犊能够满足你深处的饥饿,能够让你有力量面对人生。

袍子和肥牛犊都是基督耶稣的预表。只有祂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十字架,留出宝血来洗净我们一切的罪和不义,使我们蒙神赦免。袍子表征基督钉死复活,在外面作我们的义遮盖我们,使我们蒙神称义;肥牛犊表征基督在复活里作我们的生命,进到我们里面,使我们饱足而有力量。借着这位基督,神与人都得满足,一同快乐。

当我们回到神的家,接受基督作我们的义和生命,我们就得到真正的满足。在此,回到父家和接受基督作生命,就是一件事。当我们接受主,
我们就有永远的生命,也就回到了父的家。

神借着祂儿子耶稣基督流血救赎我们;圣灵重生我们的大爱,已经浇灌在我们信主耶稣的人里面。因着神的大爱,我们油然而生无限的感激,并且相信接受主耶稣,信主耶稣的话。祂说,“我就是道路、实际、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主耶稣就是那活的道路,是神圣的实际,是永远的生命。我们信入主,就借着祂作为活的道路而进到父里面,进到父的家里面。这时,我们的灵被点活,且被神的生命充满;我们的爱也就被神的爱填满,充实,并拔高。因为有神圣的爱在我们里面,我们就能活出一种超越的生活,我们的家中也就满了爱,满了和谐,满了盼望。

这时不管我们人的家是如何的,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你里面会有真正的平安,喜乐,爱和力量来供应你,来帮助你来处理各样的关系,面对各种的环境。朋友,请记得神爱你,要你回家。你能远离祂,祂不能缺少你;你能忘记祂,祂永不忘记你;你能拒绝祂的大爱,但是祂仍然爱你。

回家吧!回家吧!不要再流荡!慈爱天父等你回家,整天在巴望!

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51la for wordpress,cnzz for wordpress,51la for wordpres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