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决策 永远的目标 —— MBA 课程外一章

dbae058ed438cd7600b8a619c1026d4a

─ 访香港科技大学王姊妹

香港科技大学王教授(C.Wang)有一张令一般人羡慕的履历表。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硕士,哈佛大学医药行政与人口学双主修硕士任职IBM 公司二十五年,二○○四年以副总裁的职位离开亚太总部,当时负责亚太地区十四个国家的市场营销。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学MBA 与Executive MBA 的教授,同时也客座北大、清华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主要是对经理级人才进行培训,教授“管理决策与领导力”的课程。她在讲说自己的经历时,所侧重的却不是求学、工作、成功和致富,而是她与主三十几年来的爱情故事。她说:以为出车祸、得癌症、失恋、丧偶的人,才需要神生长在很好的家庭,从小无忧无虑,年轻的我认为,人只有在出车祸、得癌症、失恋、丧偶时,才需要神。我过的是丰富、快乐的生活,当然不需要神。再说信神能有什么好处呢?得到永远的生命对我来说也太抽象,无甚吸引。我当时以为永生只是永远活着,年少的我又很爱漂亮,根本不愿活到耄耋老丑才死。因此,我对神是避之唯恐不及。

基督教对我来说,不过是一种劝人为善的道德约束而已。从小到大,我已经有太多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重重约束,实在不想再凭添一层宗教的约束,所以我排斥所有的宗教。况且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个坏人,无须再接受一个劝人为善的宗教。十几岁时,有人向我传过福音,说,“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约三16)当时,我因身处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丝毫不觉需要神的爱,反而心想,世上有太多比我更需要神爱的人,让神先去爱别人吧。

样样不缺,若有所缺,心灵虚空,追求真神

大学毕业前,我被选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答词。同时,我获得威斯康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我又再度得到成绩优良的书卷奖。那时,我的人生看似完美:家境优渥、父慈母爱、朋挚友亲、殊荣累累……可是我非但不觉满足和喜乐,反而倍感失意沮丧,内心深处满了一股难以名状的缺失感。就在那时,我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

此时此刻,我才二十二岁,虽然尚未拥有三十二岁、四十二岁……的成就,但遥想未来,我不禁疑惑:如果人生只是周而复始地去达到一个个目标,换来一次次的虚空感,其意义何在?我最终极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么?我求助于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得到的不是解答,而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评断。人人都羡慕我所拥有的,劝我不要自寻烦恼。而我却无法理解,人怎么可以没有终极目标,就这样毫不在乎、漫无目的地活下去。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我想到原来对我遥不可及,又没有什么意义的神。我就以一颗诚实的心,简单地作了我这一生最迫切的祷告,我向我并不认识的神说:“神啊!你若是真的,你若真是创造宇宙的神、造我的主,你就有责任告诉我,为什么造我?我人生的目标该是什么?你造我的目的是什么?我以后该要的是什么?我要如何才有喜乐满足?……”

不是没有答案,是问错了对象。

一个标准答案,回答所有问题当我这样简单地向神祷告之后,并没有神迹奇事发生,但有一股莫名的平安从我心的深处涌上来,这个平安给了我信心。我确信,我会得到这个答案的,因此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爱、光明与盼望。外面的环境一点也没有改变,可是我里面的心境彻底改变了。这个信心让我继续追求。这三十多年来,神借着圣经清楚地回答了我的疑问,让我认识神造人的美意,我确实找到了我人生终极的目标,就是认识基督并赢得基督,过一种与神合一的生活。

自从我接受主耶稣后,我把自己的一生都交在祂的手里。这些年来,无论是学生生活、婚姻生活、 读书或工作,我都以永活的基督为我的中心,并以认识祂为我的目标。我的生活因祂变得简单而快乐,常令旁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一次在北京的妇女大会上,一位记者问我,身为一个女性,如何在高手如林的IBM 公司中事业蒸蒸日上?如何搞好上下级的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身为基督徒,神际关系比人际关系更重要,我的业余生活不是聚会,就是读圣经,根本无暇他顾。我在工作上没有压力, 是因为我既不怕失败,也不想成功。”

“怕失败”和“想成功”是人生苦恼、烦躁和痛苦的根源。我不怕失败,是因我在神的爱里。“爱里没有惧怕, 完全的爱把惧怕驱除”(约壹四18 上)。我也不把成功当作我的人生目标,当作我的神来追求,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十六4)。以耶和华为神的生活是稳妥平安的。

两个葬礼,两种价值

我刚进IBM 不久, 先后参加了两个葬礼: 一个是我的同事,一个是召会里的老姊妹。这两个葬礼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至今仍影响我。那位同事的葬礼是在我刚进IBM 公司后不久举行的。他去世前一晚还带着我们这群新进员工,工作到晚上十点多,岂料回家后就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因他在公司的人缘很好,葬礼是由IB M 的同事承办的。我与其他同事被安排,在葬礼上各讲三分钟的悼词。我很努力地思考,最多也只能想出三句话:这人很好,工作努力,待人友善。当然讲不到三分钟。这经历让我反思,我不愿在我人生的终点,只有三句话就总结了我一生的努力。

不久,我又参加了一位老姊妹的葬礼。以前我和先生每周二晚常常没吃晚饭,就赶去这位姊妹家参加祷告聚会。她得知后,就邀请我们每次聚会前一起用餐。几道简单的家常菜,却特别可口;他们夫妇的关爱,又令人如沐春风。有时向她请教问题,她亲切的三言两语,我的疑惑顿解。我们非亲非故,只是召会的弟兄姊妹,他们视我们如同己出,我们敬他们如双亲。

她的葬礼不需要安排由谁来讲话,弟兄姊妹一个接一个地抢着讲,大家对她由衷的感怀与思念述说不完。我想,一国元首听到这么多人对她的追思与感激,都会羡慕不已。这个葬礼布置得非常简单,远不及我同事葬礼的华丽,但我却见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荣耀。这位姊妹在世上没有什么事业上的成就,但她的所是与所作,却有永恒的价值,有真正的荣耀。因此我由深处有个祷告:“主啊,我愿象这位姊妹一样,把自己奉献给基督与召会。”这些年来即使再忙,我也不停止聚会,因为这两个葬礼提醒我:人生永远的价值是在基督与神永远的国的范围里。

最佳的决策,永远的目标

我在教“决策”课程的时候,第一堂课就是讲“目标”。我要求同学们分别写下,什么是自己人生的目标与所带领组织的目标。我指出,当一个领导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有冲突时,他就没有资格作一个好领导。这两个目标可以不一样,但必须一致、不冲突,否则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定。我惊讶地发现,许多学生对于人生的目标,都难以下笔,不知如何作答。甚至有学生还问我:人生的目标可不可以是“没有目标”?我说,身为一个领导人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因为你要能“领”,要能“导”,都需要明确的目标。

到了“提问和回答”的时间,就有学生问我,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就抓住机会回答:我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我人生的目标。我的人生有三个目标,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人有三个部分─灵、魂、体。每一个部分都应有目标。在体的方面,人有身体、物质的需求,这是最低的。我们在世努力工作,注意健康,就是为了尽我们的本分,应付物质和身体上的需要。在魂的方面,人有精神上,思想上,情感上的需要。我们要作心理健康、积极进取的人,经营快乐的个人及家庭生活,绝不因工作和事业,而放弃亲情和家庭。然而,最重要的也是最高的,乃是灵的需要与目标。

圣经告诉我们,神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所以人心里天生就有对永恒的追求,这是任何“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酒”,所无法满足的。因为在每个人里面有一个神造的真空,它有神的形状,与永远的神一样的无限。这真空是不能被任何在体与魂里有限的追求与享受所填满的;只有永活的基督与祂无限的丰富可以填满这真空,可以满足我们里面对永恒那无限的需求。当我们接受了基督,神的灵就进入我们的灵里,填满了这真空,我们就开始了一个学习与神合一的基督徒旅程。我们可以借着读圣经与参加召会的聚会,与弟兄姊妹一同领略基督那包罗万有的丰富,而过一个以认识我主耶稣基督为至宝的生活。这是最充实、精彩、满足的人生。这是我三十多年来的见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51la for wordpress,cnzz for wordpress,51la for wordpres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